“逛吃、逛吃”…… “列车集市”上“年货节”******
(新春走基层)“逛吃、逛吃”…… “列车集市”上“年货节”
中新网内蒙古大兴安岭1月18日电 题:“逛吃、逛吃”…… “列车集市”上“年货节”
作者 张玮 徐率
“您好!葡萄给我来一袋。”
“11元。”
“往前走一走,看一看有啥喜欢的!”
……
春节将至,为了让回家过年的人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年货,由加格达奇开往齐齐哈尔的4045次公益慢火车将年货集市搬上列车,沿途乡镇的家乡特产成为“列车大集”上的主角。
穿梭在大兴安岭林海的这趟公益慢火车上,别样年味儿扑面而来。
走进4045次列车的3号车厢,琳琅满目的年货吸引了人们的目光。
75岁的张华军老人家住白桦排,这里每天只通这一趟火车,每年过年他都要到邻村镇上的集市里购买年货,头一次赶上“列车大集”,他不由自主地在车厢逛了起来。
“列车大集”上设有生活物资区、土特产品区、网红零食区、民俗文化区、冻货区等,旅客可以在列车上购买瓜果蔬菜、米面粮油等生活物资,也可以买到木耳、蘑菇、榛子、蓝莓等地方特产,甚至还有对联、福字、灯笼等年货。
图为乘客在列车上赶大集。 王明月 摄李鹏是黑龙江省嫩江市伊拉哈镇伊拉哈中学的一名乡村支教老师,他与这趟列车有着很深的感情。当年,他坐着这辆公益慢火车走出山村求学。春节前夕,他又坐着这趟火车回到家乡支教。
“列车大集”的书籍区吸引了李鹏的目光。“身为教师,看到书就比较亲切,想着选一些适合初中生看的书籍带回学校,孩子们可以在课后看一看,丰富一下他们的情操。”
为了办好这次“列车大集”,列车组在3个月前就开始准备,征集民众对春运集市的需求,最后确定了6个品类的销售货品,其中大多数产品是沿途乡村的土特产,“列车大集”也成为家乡特产的展示平台。
4045次列车长何斌告诉记者,供货商也可以在列车上进行直播带货,打出自己的品牌,助力乡村振兴发展。
图为穿行在林海的公益慢火车。 王明月 摄这趟列车一路向北,跨过嫩江平原,穿越大兴安岭林海,全程431公里,单程运行9小时52分,沿途站停32站,其中,二道湾、青水山、团结、八方、白桦排等14个站每天只有这一趟列车经过。
何斌说:“现在我们各节车厢都是满员,车厢里每天都热闹极了。”
4045次列车至今已运行了40多年,这趟公益慢火车为偏远林区解决了出行难的问题,帮助沿线百姓在精准脱贫、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迎着曙光一路前行。(完)
强化就业优先,要理顺四个机制****** 作者:梅伟惠(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,浙江大学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副主任)、邵頔(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)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:“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。强化就业优先政策,健全就业促进机制,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。”当前,高校毕业生已经成为新增的就业主力。确保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,既是受教育者顺利实现从校园到职场过渡的关键事件,也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,增进民生福祉,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。为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,有必要理顺以下四个机制。 构建适应需要的能力发展机制 2022年第三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指出,“随着人工智能、自动化和结构转型重塑全球就业格局,创造以人为本的体面工作将成为更加艰巨的挑战。”在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,重复性的、机械性的工作将有很大可能性被人工智能取代。麦肯锡全球研究院《自动化时代的劳动力转移》报告通过分析自动化浪潮下不同国家11个行业大类的岗位需求变化,指出至2030年全球将有3.75亿人口面临重新就业的挑战,需要学习技能,其中中国占1.02亿左右。 新一轮产业革命对大学生的数字能力、创新创业能力、系统思维能力、问题解决问题、团队合作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高等教育机构需要将就业创业力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,才能实现人力资本投资的有效转化。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面向2030和2050的高等教育绘制的六大变革方向,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,不是仅仅给高校毕业生传授一次就业或二次就业所必需的技能,而是需要高等教育作出系统性变革:一是提供平等和可持续的高等教育入学途径;二是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学习体验;三是推动跨学科、学科内的开放与交流;四是为青年和成年人提供终身学习的途径;五是构建多样化和方式灵活的综合学习体系;六是以技术赋能高校的教学与研究。 搭建共同参与的机会供给机制 在新的就业形势下,政府、高校、用人单位等各利益相关方应通过共同努力,实现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和政府将高校毕业生群体列为就业关注的重中之重,相继出台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、自主创业、参军入伍、学术深造等政策,以人为本,分类引导,不断拓展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。同时,通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,优化产业布局,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,释放新的就业潜能。 高校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。一是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教育教学培养方案,让高校培养与社会需要接轨,以就业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缩小供需矛盾;二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,抓住数字经济和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契机,以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;三是进一步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创业指导,通过实习、见习、实践和大规模、高质量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,帮助高校毕业生为就业做好准备;四是主动联系企业开拓优质用人单位市场,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和渠道,提高岗位供需的匹配度和有效度。 健全保障帮困资源补偿机制 当前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23.06%左右,其中不少人在就业过程中处于劣势。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提出了要求,我们要着力完善资源补偿机制,帮助困难毕业生群体顺利就业,才能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公平。 针对困难毕业生群体,一是建立健全工作体制机制,包括经济资助体系和帮困助学体系,完善就业困难帮扶长效机制和预警机制等,实现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全生命周期关照;二是采取精准指导和精准帮扶工作,实施“一生一档”和“一生一策”,针对就业困难个体开展有效帮扶结对、岗位定点推送等服务工作;三是充分发挥朋辈互助和榜样激励的作用,提高帮扶有效性,提升就业群体的自我认同感;四是通过提升就业能力、加强招聘服务、提供财政补贴、完善社会保障,重点帮扶脱贫家庭、低保家庭、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、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等困难群体顺利实现就业。 完善就业观念和就业心态调整机制 从全球趋势看,就业压力的增大催生了一大批“既不就业也不接受正规教育或培训”的“尼特族”(NEET, Not in Employment, Education & Training)青年。在经合组织国家中,平均大约有16.1%的18~24岁青少年为尼特族,而在智利、哥伦比亚、哥斯达黎加、意大利和土耳其,这一比例甚至超过了25%。尼特族青年不仅错过了当下的学习和就业的机会,而且可能对其长远发展产生消极影响,如较低的就业率和较低的收入、较差的精神状态和较大的社会排斥等。 “慢就业”风潮近年来也在我国高校毕业生中兴起。社会和高校应该正视这一现象,一是要做好思想引导工作,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,充分发挥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;二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就业过程中的作用,营造积极的就业心态,切实帮助学生缓解现实焦虑,切勿好高骛远,同时也避免就业“内卷”,提高抗挫折能力;三是建立健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,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,做好职业生涯规划,精准开展就业指导;四是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作用,家校协同联动,杜绝“懒就业”“怕就业”等现象。 《光明日报》( 2023年01月10日 15版) 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|